【健康科普】帕金森病的早期识别与科学诊断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以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退变为核心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其症状复杂,早期易被误认为“自然衰老”,导致延误治疗。本文从症状识别、诊断流程及前沿技术三方面展开,帮助患者及家属科学应对。
一、核心症状:运动与非运动的双重挑战
帕金森病的典型运动症状可概括为“抖、僵、慢、不稳”:
静止性震颤:约70%患者以手指“搓丸样”震颤为首发症状,静止时明显,活动或睡眠时消失。
肌强直:肢体活动时阻力感增强,表现为“铅管样”或“齿轮样”僵硬,面部肌肉僵硬则形成“面具脸”。
运动迟缓:日常动作如穿衣、书写明显变慢,字迹逐渐缩小(“小写症”),严重时出现“冻结步态”,即起步困难、行走中突然停顿。
姿势平衡障碍:步态异常表现为拖曳步态、小碎步或慌张步态,跌倒风险显著增加。
非运动症状同样需警惕: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便秘(发生率超80%)、尿频、体位性低血压;
精神障碍:抑郁、焦虑、幻觉(约40%患者出现);
感觉异常:嗅觉减退(早期敏感指标)、肢体麻木或疼痛。
二、早期识别:抓住预警信号
若出现以下情况≥3项,建议尽早到帕金森病专病门诊就诊:
1、手部静止性震颤,尤其是单侧起病;
2、动作迟缓,如系扣子、刷牙不灵活;
3、步态不稳或频繁跌倒;
4、长期便秘合并嗅觉减退;
5、睡眠中大喊大叫或肢体舞动(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异常)。
三、诊断流程:从临床评估到精准技术
临床评估:医生通过详细问诊及神经系统检查(如关节被动运动阻力测试、步态观察)初步判断。
多巴胺反应测试:服用左旋多巴后症状改善30%以上支持帕金森病诊断。
影像学辅助:MRI:排除脑卒中、脑肿瘤等结构性病变;DAT-SPECT:检测多巴胺转运体功能,鉴别特发性震颤等类似疾病。
AI辅助评估:最新技术通过摄像头捕捉动作幅度、节奏中断等细节,生成与UPDRS-III量表对齐的量化报告,提升诊断一致性。
误区提醒:约25%的帕金森病初期被误诊为颈椎病或抑郁症,需结合运动与非运动症状综合判断。
科室介绍
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建于1989年,潍坊市医学重点学(专)科。在神经内科门诊基础上,成立了帕金森病、眩晕、癫痫、认知、睡眠等多个专病门诊。是中国帕金森病联盟单位,与北京天坛医院长期合作,聘请王展教授定期来院坐诊、查房、参与疑难病例讨论、教学讲座等活动。
东西院区神经内科开放床位180余张,拥有医护人员96名,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10人,主治医师20人,其中博士6人,硕士27人。诊疗病种包括:脑血管病、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性疾病、脊髓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头痛、头晕、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周围神经疾病、癫痫,认知障碍、神经-肌肉接头病、睡眠障碍、神经系统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神经系统中毒和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等。医院具有先进的辅助检查设备,如分子影像(PET-CT)、磁共振、电生理检查(如神经传导检查、针极肌电图、诱发电位、震颤分析、肛门括约肌肌电图等)、超声检查(如黑质超声)等,开展国际通用的运动、认知、睡眠等量表评估,为疾病规范化诊疗奠定基础。
科室位置:东院区住院1部16楼
病房电话:0536-3567161、3567162
门诊电话:0536-3567927、3567796
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咨询热线:18853617621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