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导航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公众版新闻中心综合要闻详细

争分夺秒巧取异物 四岁患儿转危为安

发布时间:2025-06-13 16:44 本文来源: 文化宣传科

6月13日,患儿小明(化名)家属将一面锦旗送到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儿内科(西院区),向在场医护人员连连致谢。

周一暴风雨夜,4岁患儿小明在家吃花生米后出现剧烈呛咳,紧急来医院就诊,急行胸部CT检查,提示左侧主支气管异物,左肺阻塞性隔气肿,因异物阻塞损伤导致纵隔气肿。儿内科(西院区)李正浩主任团队第一时间进行了病情分析,考虑到患儿气管异物导致左肺气道阻塞重,为避免对气道进一步损伤出现更严重的并发症,征得家属同意,麻醉科评估风险后,当夜紧急进行急诊气管镜下气管内异物取出术。

术中,孙春蕾副主任经气管镜下发现异物将患儿左肺主支气道基本完全阻塞,她精准调整支气管镜及异物网篮角度,将异物成功取出,患儿转危为安。

健康科普

婴幼儿时期是支气管异物的高发阶段,这主要归因于儿童口含食物、小物件时,若突发哭闹、嬉笑、跌倒或玩耍时急促吸气,极易将异物吸入气道。当较大异物阻塞喉部或主气管时,可迅速引发窒息、缺氧性脑损伤等严重后果;气管内活动性异物或双侧支气管异物同样属于危急重症,一旦异物移位至气管隆突部位,同样也可以出现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体积较小的气道异物,若是家属未能及时发现,临床症状可能更为隐匿,孩子可能表现为长期慢性咳嗽、喘息或者咯血等症状。若未能及时干预,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肺部感染、肺不支气管扩张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的肺部健康。

在此,提醒家长朋友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养成好的饮食习惯,细嚼慢咽,不边玩边吃。避免给幼儿食用一些坚果、果冻等高危食物,监督孩子玩耍,远离小物件。若是发生呛咳,要学会运用海姆利克法急救方法,并及时带患儿来医院就诊。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争分夺秒巧取异物 四岁患儿转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