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导航

健康讲堂

您的位置: 首页 就医版健康讲堂科普文章详细

【健康科普】应是春眠不觉晓,奈何“失眠”知多少!

发布时间:2024-03-12 10:21 本文来源: 文化宣传科

2024年3月21日是第24个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睡眠,人人共享”。

睡眠是健康的基石,良好的睡眠可促进脑功能发育、巩固记忆、促进体力与精力的 恢复、促进生长、延缓衰老、增强免疫、保护中枢神经系统。但是根据卫生部门统计资料显示, 我国失眠的人数已经高达120万-140万人次, 失眠患病率约10%-20%,其中15%-30%的成年人和10%-23%的青少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失眠。

什么是失眠?

失眠症是以入睡和(或)睡眠维持困难所致的睡眠质量或数量达不到正常生理需求而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

失眠有哪些表现?

1.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

2.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大于2次;

3.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及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 小时;

4.伴有日间功能障碍:出现日间困倦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伴有紧张、不安、强迫、情绪低落等。

多数患者因过度关注自身睡眠问题产生焦虑, 而焦虑又可加重失眠, 形成恶性循环。失眠需要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非药物治疗最主要的内容是改变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1.规律作息,调好“生物钟”;

2.睡前4~6 h内避免接触咖啡、浓茶或吸烟等兴奋性物质;

3.睡前不要饮酒,特别是不能利用酒精帮助入睡;

4.规律适度锻炼,睡前避免剧烈运动;

5.睡前不宜暴饮暴食或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6.卧室环境应安静、舒适,保持适宜的光线及温度;

7.睡前1h内不做容易引起兴奋的脑力劳动或观看容易引起兴奋的书刊和影视节目; 

8.正确认识睡眠, 对睡眠的期待不要过强;

9.清晨30~45分钟的光照有益于睡眠;

10.消除紧张情绪,可进行腹式呼吸,放松训练;

11.认识到床只是用来睡觉的,不瞌睡不上床。

几个睡眠误区需注意?

误区一:边看电视边睡觉

在床上怎么都睡不着, 一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就能睡着,但是这种方法特别不可取。睡觉一定要在床上,而且在床上不要做与睡觉无关的事情,建立睡眠与床之间的联系。

误区二:喝酒有助于睡眠

酒精影响睡眠的维持,常在睡前喝酒,对睡眠的破坏作用会持续增加。

误区三:睡前运动益于睡眠

适量的运动可提升晚上的睡眠质量,但如果临睡前才开始运动会使大脑过度兴奋, 影响睡眠效果。理想的运动时间应当是午后。

误区四:害怕吃安眠药

许多人怕吃安眠药有副作用,事实上又是助眠药物可以帮助缓解压力,调节睡眠规律。需要注意的是,助眠药物一定要遵照医嘱, 不可私自用药,或者停用、换药。

误区五:晚上失眠白天补觉

因各种原因晚睡的人,常通过延迟起床时间来补偿睡眠,这样会形成习惯性晚睡晚起的恶性循环。

误区六:打呼噜的人睡得香

其实,打呼噜时可能会出现呼吸暂停。呼吸暂停会导致身体各个器官缺氧,时间长了可能会引起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紊乱。

温馨提示:如果你有失眠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健康科普】应是春眠不觉晓,奈何“失眠”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