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导航

健康讲堂

您的位置: 首页 就医版健康讲堂科普文章详细

【健康科普】惊蛰节气,顺时养生

发布时间:2024-03-05 10:11 本文来源: 文化宣传科

春雷动,万物生。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此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蛰伏在泥土中的冬眠动物和昆虫开始苏醒活动。“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气温回升,春光渐好,但同时因早晚温差尚大、气温仍波动起伏、各种病原体开始活跃,各种外感疾病也容易出现。

在惊蛰节气需要留意哪些养生常识呢?

穿:春捂

夜卧早起,防寒保暖。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提示春季应晚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基础上适当早起,进行适度锻炼。同时应注意保暖、保护阳气,不要猝然减衣露身,根据温度适当增减衣物,适度“春捂”。

食:少酸多甘

舒肝健脾,扶正祛邪。

惊蛰时节饮食应顺肝之性,省酸增甘、健脾益胃、适当辛散,令五脏平和,不要过于进补。辛甘之品如韭菜、荠菜、枇杷、春笋可助阳气生发;甘味如大枣、蜂蜜、枸杞、芡实、山药、燕窝等可以补养脾气,以免肝气过旺伤脾脏;还建议吃一些具有清热降火润燥功效的蔬菜水果如梨、柑橘、苋菜、胡萝卜等,以防春季气候干燥,引起皮肤干燥瘙痒。

行:适当运动

怡情养性,调和气血。

惊蛰时节应注重情志的调养。春季是养肝的时节,在惊蛰时期,由于人体气机尚未得到完全的疏泄,容易导致肝火偏旺。春日和暖,适当踏青春游,多听音乐陶冶性情,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顺应肝气调达之性。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健康科普】惊蛰节气,顺时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