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百日咳——真的要咳满“百日”才能停吗?
2023年至今,各种儿童呼吸道疾病问题频繁出现,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呼吸道病原体“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近段时间上热搜的是“百日咳”。
我国2014-2019年百日咳报告发病率逐年上升,2020-2021年报告发病率有所降低,2022年回升至2.71/10万,达到1989年以来最高水平。而2024年1月、2月全国报告百日咳32380例是2023年同期(1421例)的近23倍。
很多宝宝得了百日咳,一直咳!咳!咳!咳得宝妈宝爸们心都提到嗓子眼了。百日咳,真的要咳满“百日”才能停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百日咳。
什么是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终末伴有鸡鸣样吸气性吼声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为特征。典型百日咳病程可分为3个阶段:卡他期、痉咳期和恢复期,由于病程可长达2~3个月,故名“百日咳”。
什么是百日咳鲍特菌?
百日咳鲍特菌,又称百日咳杆菌,属伯克霍尔德菌目,产碱杆菌科,鲍特菌属。百日咳鲍特菌为专性需氧菌,革兰染色阴性,为两端着色较深的短杆菌,无鞭毛。百日咳鲍特菌表达多种毒力因子,产生大量毒素和生物活性产物,最重要的毒力因子是百日咳毒素(PT),具有促分裂活性,影响淋巴细胞循环,并作为细菌与呼吸道纤毛细胞结合的黏附素。
百日咳鲍特菌仅感染人类,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弱,56度30分钟、日光照射1小时、干燥3~5小时可灭活,对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敏感。在呼吸道分泌物中仅能存活几个小时。
百日咳的传染性
百日咳具有高传染性,暴露后的潜伏期为1-3周,通常7-14日。患者、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主要经飞沫传播(咳嗽),也可经由密切接触传播。人群对百日咳普遍易感且一生可多次感染,而自然感染不能产生终生免疫,保护年限仅为4~20年。
得了百日咳会有哪些症状呢?
典型的百日咳杆菌感染分为3个阶段:卡他期、痉咳期,以及恢复期。如果不干预,3个阶段加起来通常要持续100天左右。
1.卡他期
卡他期表现类似普通感冒,包括全身不适、打喷嚏、流涕、咽痛和轻度咳嗽,可能出现轻度体温升高,但高热并不常见。
注意:小婴儿可能不会经历卡他期,或者这个阶段会很短暂。
2.痉咳期
痉咳期不干预,可持续2-3月。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咳嗽末吸气性吼声,反复多次,直至咳出黏痰,昼轻夜重,睡眠期间痉挛性咳嗽更为突出,影响睡眠。
特别提醒:
新生儿及<6月龄婴儿:痉咳后容易发绀(嘴唇、手指、脚趾蓝蓝的)、呼吸暂停、惊厥、心动过缓或心脏停搏。
青少年或者成人:常无典型痉咳症状,而是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和暂时性咳嗽缓解交替。
3.恢复期
恢复期持续1-2周或更长。咳嗽频率和严重程度逐渐降低。
怎么才能尽早诊断百日咳呢?
百日咳的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1.百日咳血常规具有典型的血象改变,即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痉咳期最为明显,可高达(20-50)*10^9/L,甚至高达70*10^9/L以上,以淋巴细胞为主,比例60%-90%。这是由于百日咳毒素促使外周储备池淋巴细胞释放到循环池而显著增加所致的。因此,如果患儿出现典型的痉挛性咳嗽,加上典型的血象改变,则应高度怀疑百日咳的可能。
2.需要注意的是,百日咳这种特殊的血象多见于未免疫或未完成免疫的儿童,而在年长儿及接种过疫苗的百日咳患儿中相对少见。因此,不能因为患儿血象不是典型血象而否定百日咳的诊断。要找到这个细菌感染的“证据”,需要去医院做检查,当痰培养、核酸检测或者IgG抗体中任何一种查到百日咳鲍特菌,再加上症状符合,基本上可以确定得了百日咳。
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已开展百日咳杆菌IgG抗体及IgM抗体检测项目,可帮助患者及时准确诊断百日咳。
百日咳严重吗?如何治疗?
一般而言,婴幼儿症状较重,容易引起并发症,以肺炎最常见,多见于新生儿及<6月龄的婴儿,也可并发肺不张、气胸、纵膈气肿、皮下气肿、肺动脉高压、窒息,以及百日咳脑病。
如何治疗:
1.小于4月龄的婴儿,或者出现重症或并发症的患者,建议住院;
2.轻症可以考虑口服药物。百日咳的抗菌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或克拉霉素等。鉴于国内百日咳鲍特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耐药率高,医生会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诊断。
3.百日咳最让人困扰的症状是患儿频繁剧烈的咳嗽。针对百日咳引起的咳嗽,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和镇咳药等对百日咳引起的咳嗽疗效都不确切。如宝妈宝爸实在担心,建议咨询医生或者药师,请他们诊断后进行治疗。
百日咳如何预防?
1.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百日咳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但目前国内尚缺乏青少年、成人适用的含百日咳成分的疫苗。
注意:通过接种百日咳疫苗产生的百日咳特异性抗体可以持续4~12 年,12年后抗体几乎消失。所以高发期年长儿也要注意防护。
2.做好日常健康防护
(1)隔离:进行呼吸道隔离,至少到有效抗菌药物治疗 5 天后。对于未及时给予有效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隔离期为痉咳后21天。
(2)婴幼儿、儿童、年老体弱者、孕妇等易感人群在百日咳流行季,尽量少到公共密集场所,必须出行时戴好口罩。
(3)若家长出现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近距离照护婴幼儿时应科学佩戴口罩,降低婴幼儿的感染风险。
(4)室内经常开窗通风,勤洗手、适当锻炼、清淡饮食,提高自身免疫力。
3.及时就医
如果咳嗽持续2周以上、伴有痉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从而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在家中如何照顾百日咳的宝宝?
宝爸宝妈在家中照顾患儿时,建议做好以下措施:
1.照看宝宝的家长都需要佩戴口罩,因为百日咳会经呼吸道飞沫传播,避免家人被传染。
2.宝宝应尽可能避免引起阵发性咳嗽的因素,如剧烈跑跳、冷空气、油烟、二手烟等。
3.给患儿多饮水,给予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如宝宝在家中出现精神不好、频繁呕吐、呼吸加快、嘴唇乌紫等病情加重的表现,应及时就医。
4.做好家里的环境消毒,尤其是宝宝触碰的地方、擦了宝宝鼻涕或痰液的纸巾、宝宝长时间待的房间。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