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今夜月明人尽望 秋令养生有良方
发布时间:2024-09-17 09:28
本文来源: 文化宣传科
分享到:
中秋佳节,既是阖家团圆、欢愉同庆之时,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时节。中秋者,秋已过半,此时气温逐渐转凉,万物逐渐萧条,秋令肃杀之感更加明显。此时早晚温差大,人体的新陈代谢渐缓,尤其老幼及体弱免疫力低的人,易感外邪而发病,故此时的身体保养尤为重要。如何在中秋时节做好身体保养调护,要关注以下几点。
秋冻要适度
古语云: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说秋季气温刚转凉之时,不要过早穿上厚衣服。一则早晚温差大,早晚偏凉,午时仍气温偏高,更有甚者谓之“秋老虎”,穿衣过厚汗出则更易受风受凉,出现外感症状;二则适度秋冻,可使人体逐步适应气温的下降,使身体防寒能力增强,更好的适应寒冷的冬季。但是“秋冻”要适度,随着秋令渐深,气温逐渐下降,也应根据温度适当增加衣物,尤其年高体弱者,更需注意。
饮食清淡,适当进补
秋季多干燥,燥邪偏盛易使人体津液耗损,出现口鼻干燥、目赤、便秘等症状,此时饮食应以“养阴清补”为主,应少食辣椒、葱、韭菜、蒜等辛辣食物,同时应多吃芝麻、糯米、蜂蜜、甘蔗、菠菜、山药、白木耳、梨、鸭肉、乳品等柔润食品。另外,中秋佳节,吃月饼为传统习俗,但月饼为高糖、高脂肪食物,不可过量食用,以免造成糖类、油脂摄入过多,加重胃肠负担,同时吃月饼时可配绿茶、花茶等以起到清香解腻、促进消化的作用。
起居有常,防止悲秋
秋季人体常出现疲乏无力、精神不振等“秋乏”表现,又因秋季万物凋零,易造成情绪低落,自古有“悲秋”之说。此时起居应遵循《内经》“早卧早起”之说,同时可适当进行慢跑、登山等户外活动,以舒畅气血、振奋阳气,既能增强体质,又能保持心情愉悦,更好的度过秋天。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